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系统科学   8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2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4035篇
自然研究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通过对大明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85个林隙的调查,了解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方法】在大明山3.2hm^2永久样地内仔细寻找每一个林隙,记录林隙形成木的种类,测量其胸径和高度,判断林隙形成木和林隙的年龄,绘制树冠投影图。【结果】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在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71.70%和52.90%,干扰频率分别为1.793%·a^-1和1.32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76a。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由树木翻蔸形成的林隙最为普遍,占51.88%,其次是干中折断而形成的,占37.88%。林隙大多由0~1株树木形成,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3.45株。EG的大小多在200~600m^2,其中以200~3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56.47%);CG的大小多在200m^2以下,以100~200m^2者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37.65%)。大部分林隙是在2年前形成的,占68.40%。林隙形成木种类超过42种,主要是云贵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罗浮槭(Acer fabri)、栓皮木姜子(Litsea suberosa)、百色猴欢喜(Sloanea chingiana)、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天目紫茎(Stewartia gemmata)、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占形成木个体数的68.51%。林隙形成木分布最多的径级在15~20cm。【结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特征不同于热带山地雨林,也与南亚热带低地的常绿阔叶林存在显著区别。2008年特大冰冻干扰是造成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林隙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研究的必要性和概念图的优势及特点。方法阐述基于概念图进行语义研究的步骤及关键技术。结果基于概念图进行语义研究能进一步提高自然语言理解的水平,改善现有语义分析技术对句子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结论概念图的研究与应用必将对语义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热壁面位置对矩形腔内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矩形腔内冷热壁面位于侧壁不同相对位置时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腔体左侧局部壁面维持恒定高温,右侧局部壁面维持恒定低温,左右侧壁的其它部分以及顶部和底部壁面绝热.按照冷热壁面的相对位置是否左右对称,通过改变Rayleigh数的大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矩形腔内温度场、流场和热壁表面平均Nusselt数的变化,得到了Rayleigh数在103~106之间的结果.冷热壁面对称分布时,位于侧壁中部的换热作用最强;不对称分布时,热壁面位于侧壁中部、冷壁面位于侧壁上部的换热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4.
自然选择保留对生物有利的基因,淘汰有害的基因,但这种选择只对幼年个体起作用.如果这种基因表达的时间比较晚,或在个体完成繁殖任务之后才表达,即使这种基因对该种生物有害,自然选择也不能够淘汰这种有害基因.可见自然选择在淘汰有害基因和保留有利基因等方面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5.
近来,Combretastatin B-1(CB1)由于在抗肿瘤活性尤其在靶向恶性肿瘤血管的选择性方面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该化合物提取自药用植物Combretum caffrum,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血管生成和微管蛋白聚合方面的应用前景激发了人们对CB1化学合成的极大兴趣.CB1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化合物,因此CB1的化学合成及结构衍生化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HD4油田东河砂岩岩石学特征对油气储集的影响,研究其矿物组合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岩石、铸体薄片及岩石样品,利用X-衍射仪确定黏土矿物组合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该油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该地区距物源远,母岩为沉积变质岩;黏土矿物组合为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孔隙类型以最适合油气富集的原生粒间孔为主,方解石、硬石膏等胶结物与次生石英等充填了部分孔隙,总体上油层孔隙较发育;黏土矿物组合对石油的开采影响较小。HD4油田东河砂岩油层是良好的石油储集层。该结果对油田油气预测及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天然复合防腐剂添加在方便面酱包中的抑菌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从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和壳聚糖3种天然防腐剂中确定两种对咖喱味酱腐败抑制作用较强的防腐剂,进行复配实验.复配出最优组合复合防腐剂为ω(nisin)添加量为0.02%、纳他霉素为0.006 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然复合防腐剂组合抑菌效果与化学防腐剂抑菌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8.
对胡麻岭隧道7号竖井进行了野外现场定流量抽水试验。以实测数据为依据,应用布尔顿配线法、直线法以及水位恢复法分别得到了第三系粉细砂岩渗透系数,其值为0.14~0.23 m/d,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将此结果与抽水井水位稳定后,应用裘布衣公式计算所得值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临界值;当观测井与抽水井的距离小于这一临界值时,裘布衣公式所得数值大于非稳定方法所得数值;而当距离大于这一临界值时,裘布衣公式所得数值小于非稳定方法所得数值。  相似文献   
39.
超声波法提取黄蜀葵花中天然防晒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声萃取法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天然植物防晒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以及萃取次数对萃取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剂,料液比1∶50(g/mL),在50℃超声萃取20min,萃取一次即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以此条件萃取制得的防晒剂粗产品提取率高达36.2%,在250~400nm区间的紫外吸收光谱有两个吸收带,比吸收系数E11c%m(λmax)分别为1.0×102(259nm)和73(370nm)。超声萃取与溶剂冷浸和索氏提取相比,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0.
利用不同黏度(煤油和真空泵油)、不同矿化度(蒸馏水、50mg/L和150mg/L的NaCl溶液)的流体对页岩和具有明显层理的砂岩进行饱和,在实验室超声频率下研究样品不同方向纵、横波速度以及各向异性参数ε、γ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随着黏度的增加,岩石纵、横波速度增大,各向异性参数ε、γ减小;(2) 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岩石纵、横波速度增大,各向异性参数ε、γ的变化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